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天成配资,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你见过万吨军舰在马路上快速奔跑吗?这可不是AI合成的视频,而是现实中的场景,只要在军舰下方装上轮子即可,也不多,就1000多个吧。
能够把军舰、桥梁等大型设备轻松抬起来的就是自行式模块运输车,也可以简称为模块运输车,英文名称SMPT。这玩意儿看起来就是超大号的平板车,只不过轮子超多超大,似乎很容易制造。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那些制造业大国才拥有制造它的能力,过去主要是德国制造,后来又加上了一个国家,自然就是我们。
像变形金刚一样可独立组装
自行式模块运输车既然看起来这么大,当然主要就是运送重物的,而且主要还是巨型重物,比如像军舰这样的大型装备,其特点又重又高又大,如果是在陆地上运输,常规的设备根本不可能拉着军舰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模块运输车才应运而生,在工业领域,像石油化工生产所需要的一些超大型设备,在建筑领域,像那些预制桥梁重型设备,都需要用到模块运输车。
这种设备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能够一轴一轴的拆卸和组装。普通的运输车辆基本上都是一体的,没办法拆卸,但是模块运输车每一轴都可以拆卸或者是组装,就像是变形金刚。
根据运载设备的实际体积和重量模块,运输车可以是两轴,也可以是3轴、4轴,或者是增加到6轴、7轴。每一轴的载重为30吨,如果运输的物体够大够重,就可以连续增加,直到把该物体彻底抬起来运载着跑动。
每组轮胎不但可以拆卸,而且使用的都是独立的系统,其液压系统可以控制每组轮胎的高低,这样哪怕是在复杂的路面也能够保证运载的平稳。
模块运输车的结构包括了悬挂系统、转向系统、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主要系统。
在工作的时候,液压系统可以确保每组轮胎的水平高低,转向和制动系统还可以确保每组轮胎向着不同的方位角度转向运动天成配资,动力和控制系统可以使整体的运输更加平稳。
因此,整套设备不但看起来相当庞大,关键是其中包含的科技也相当尖端而精细。就比如德国的一家企业曾经使用模块运输车运输15000吨的石油平台,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误差只有两毫米。单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这个庞然大物可以轻松做到像绣花那般精细精巧。
这么庞大而又复杂的运输设备,其制造技术原先被欧洲的企业垄断。
德国垄断,中国崛起
模块运输车最早是由欧洲人发明的,毕竟工业革命也是在欧洲起先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一大型设备主要由德国的企业生产制造并垄断市场。
德国的企业主要有索埃勒、歌德浩夫以及克玛格,他们的产品曾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施工现场。
除了德国的企业外,法国的尼古拉斯、意大利的科米托也能够生产这种大型设备,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着一定份额。
我国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自行式模块运输车的,该设备的研发历程,正好跟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乃至基础设施建设相吻合。
以基础建设为例,像那种大型的预制桥梁,动辄就是上万吨甚至更重,如果没有模块运输车根本不可能把这些设施运输到施工现场。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能够生产模块运输车的企业主要由航天万山、武汉天捷、上海太腾、苏州大方、中国重型运输起吊等企业。
此外,这种特种车辆只租赁而不买卖,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不是普通车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把它买走之后不能够直接使用,还要经过特殊的组装才能在现场执行运输任务。
说到底,模块运输车不仅仅是车辆,还包含了背后一整套的运行和维修技术。如此一来,只有当施工方或者是其他企业有运输需求的时候天成配资,才会把它租赁出去。有数据显示,每年光是租赁模块运输车的价值就达到了300亿元人民币以上。
这个数据可能不准确,因为实际租赁的费用可能更高。模块运输车基本上不会有企业购买,维护成本太高,而且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常规状态下都用不到。如此一来,租赁场景众多,拥有技术的企业仅仅通过租赁和维护设备自然就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5000吨海警船在路上跑
时间回到2015年,中国万山研制的模块运输车运送了一艘5000吨的海警船,当时这一运输重量打破了亚洲的记录。
如果按照一轴轮胎载重30吨来计算,5000吨的载重大概需要166轴轮胎,那轮胎加起来的总数量大概就是三四百个之多。
2014年的时候,同样是中国万山使用模块运输车运送过2000吨的另一艘船舶,而我国第一台2500吨级的模块运输车是在2006年投入使用的。最早的这台模块运输车长度为73.2米,宽度为8.125米,车辆自重462吨,最大载重量2500吨。
2500吨级现在看来是一个很小的规模,但是这个重量相当于10架波音747客机。这辆模块运输车的轮胎总数为880个,单个轮胎的造价就超过了100万元。
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现在载重量在上万吨以上的模块运输车,无论是车辆的体积还是造价,相比最初的设备也更大更贵。最重要的是,载重量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了。
最大载重量可达5万吨
当年港珠澳大桥修建的时候,有着大量的预制梁体,需要运输就必须得使用模块化运输车,而组合最多的一次,居然使用了1152个轮胎。这就是说,单块预制梁体的重量就高达17000吨左右。
在自由组合的状态下,如果运送的物体更重,只要继续加装轮轴就行。按照目前的技术,运送重量最高可达5万吨,不过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运送的最大重量也还是在1万多吨左右。
想象一下,如果是1000多个轮胎的车辆在你面前运行,基本上一眼看不到头,而且整体来看就像是在搬运一座小山。
值得一提的是,模块运输车在航空航天领域也能发挥关键的作用,可以运送已经组装起来的火箭,也可以运送航天飞机,比如美国的NASA,此前航天飞机还服役的时候,单架飞机的重量就有2000吨,必须要用这种模块化运输车才行。
制造航空母舰同样也会使用到模块运输车,因为现在的航母是分段组装式制造,每一个模块体积都很庞大,普通的设备根本不够用。
一辆超大型模块运输车总面积相当于一个篮球场,自身的重量可以达到数百吨,单辆车的造价也可以达到数千万元。全世界模块运输车的产量不到5辆,目前也只有我国和德国可以整体制造。
模块运输车在使用的时候可大可小,从整体上来看,通常运送物体的重量都集中在数千吨左右,上万吨重的巨型物体数量相对较少。如果是更重的物体,目前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还没有听说过。
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显示,体积最大的一次运输发生在挪威,那是在2009年,挪威的一家船厂要把一个油分离装置从生产地运送到浮动平台。一开始使用了356轴的模块运输车,但是根本不够用,最终又增加了184 轴轮胎,加起来达到了惊人的2160个,最大马力为9400马力。
这个分离装置的重量为15000吨,主要是因为其体积太大,所以在运送的过程中又得临时加装轮胎。
从整体来看,超大运输的一个特点不仅仅是因为运送物品的重量大,主要还是因为体积庞大。有些物品可能并不是太重,但是如果体积超大,常规的运输方式也搬不走,在这种局面下就得模块运输车上阵了。
说到底,模块运输车最大的特点不仅仅是把一个物体给驮起来,关键是模块运输车能够组装拆卸,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变换自己的体型,可大可小,可轻可重,就像变形金刚一样随意组合,随时在有需要的时候上阵驮运。
我国多年来早就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在世界上更是有着基建狂魔的称号,所以不管是修建基础设施,还是其他工业设备的建造运送,使用到模块运输车的地方都很多。最为关键的是,我国目前的基建也正在快速的向海外扩张,在他国修建高铁或者是修建其他设施,很多时候也需要用到这种特种车辆。
结语
所以说,模块运输车的出现是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起步的。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越高,使用到模块运输车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且我国现在也拥有制造和运维能力,技术层面已经是世界上顶尖的。
只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未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使用模块运输车的地方会更多,这就是大国的底气,也是大国的承运能力。
七星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